网站首页 发展规划 综合计划 改革上市 资源环境 能源建设 项目稽查 项目审批服务 固定资产投资
对外经济 农村经济 工业经济 基础产业 财政金融 社会发展 机关党建 现代服务业 经济合作交流
“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推荐单位及个人公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稿件来源: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根据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苏人发(2017260号)文件精神,经民主推荐、评选推荐领导小组考察审核、镇江市发改委党组研究,拟推荐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扬中市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集体”候选单位;拟推荐赵顺群(丹阳市发展改革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黄永川(润州区发展改革和信息化委员会规划发展科科长)、王芸(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同志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先进工作者”候选个人。特此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171013日—20171019日)。干部群众如有需要反映情况的,请于公示期内以真实姓名拨打以下电话反映情况。

  监督电话:0511-89667224

  办公地址:镇江市行政中心1号楼835

  

  附:1.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进事迹

     2.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先进事迹

    3.扬中市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先进事迹

     4.赵顺群同志先进事迹

     5.黄永川同志先进事迹

    6.王芸同志先进事迹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1013

  

  

  

  

  

  附件1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进事迹

  

  近五年来,镇江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展改革委的精心指导下,始终践行 “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民生”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谋发展、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履行了部门职责。

  一、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立市产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以《关于推进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为核心的“1+4”产业强市政策文件,为全市产业发展明确方向。牵头推进全市产业“三集”发展,创新开展园区市场化运作试点,产业“三集”成效明显。积极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我市《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试点指导意见》和《镇江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导则(试行)》,我市3家小镇被列入省级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数量与苏锡常并列全省首位。对上争取工作成效显著。获批1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全覆盖。成功申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国地联合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国家级研究中心,实现我市国家地方工程中心的“零突破”。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创成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

  二、重大项目支撑显著提升

  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产业项目评估委员会制度,从源头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和资源效率。建立健全市领导挂钩调度、问题协调、管理考核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大项目推进机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每年重点推进200个以上产业项目,为全市形成经济新增长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洽谈引进北汽镇江产业基地,并作为一号工程加速推进,仅345天实现第一辆整车下线,创造了北汽“镇江速度”。 “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苏南第一,全省前六。增幅保持苏南第一、全省前五,连续两年被评为省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定《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并在省专题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三、“低碳镇江”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全力打造生态领先的发展模式,着重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推进机制、低碳城市创建机制和各项机制改革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一是牵头制定《镇江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成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二是制定实施《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三是全力打造“低碳镇江”。推进镇江成功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探索实施碳峰值、碳考核、碳评估和碳资产管理“四碳”创新,推进低碳九大行动,构建镇江特色的城市碳排放管理体系,低碳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知名度日益彰显,市领导多次应邀在国内、国际论坛和会议上介绍经验,中国与欧盟的气候谈判地点选在镇江,习总书记对镇江低碳城市建设表示充分肯定。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先进典型,应邀参加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并作主旨演讲。成功举办首届镇江国际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2017年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即将举办。四是成功打造全国首朵“生态云”,目前一期工程已成功上线运行,二期工程基本完成。

  四、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牵头编制各类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全市科学发展谋篇布局。研究制定《镇江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行动纲要》和经济、城乡、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政治文明“五个推进计划”,明确建设总纲和路线图。在全省率先出台《镇江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将全市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生态平衡四类区域。牵头编制《镇江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引导构建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和谐新型发展格局。

  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牵头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牵头制定了《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实施意见》、《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操作细则》,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提高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多评合一”得到了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马建堂和中纪委常委、中央编办主任张纪南高度评价,全省在镇江召开了现场会;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境外债发行实现零的突破。2016年全市企业发行境外债13.7亿美元,列全省第一位。

  六、区域战略合作全面深化

  牵头起草了《镇江市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行动计划》,实现地方战略与国家战略的有机对接,拓展我市对内对外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宁镇9个重大合作项目取得实效:宁句城际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宁镇城际完成预可行性研究、312国道快速化改造已启动初步设计、仙林—宝华科学城、龙潭—下蜀滨江港城2个产业合作先行区已形成合作意见等。

  

   

  

  

  附件2

  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事迹

  

  2012年以来,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凝聚“拼抢新苏南”的集体共识,突出抓好规划引领、经济转型、投资建设三大重点,以实际成效促发展,全面提高经济统筹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推动全区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五年期间,我区综合实力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13亿元,是2012年的1.54倍;人均GDP26.3万元,是20091.5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2.172.225.7,调优为1.465.633.0。综合实力在全省开发区中排名第6位,继续保持第一方阵,为我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品牌5个,其中国家级品牌1个,主要有2012年获批全省首家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省级军民结合(航空航天与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省航空产业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吸纳创新要素和承载创新活动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完善顶层设计,研究能力持续提高。五年以来,出台了《关于加速提升新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牵头编制了《镇江新区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镇江新区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关于镇江新区转型升级工程的实施意见》,《镇江新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工作实施意见》,20169月完成十三五产业规划及八大产业规划编制工作, 高位谋划未来产业方向。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了《新区港口经济配套区规划建设的思考》、《通过技术产业联盟促进新区企业发展的研究》、《加大产业培扶力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镇江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物联网发展及战略选择》、《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特点及对我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投资结构分析》等多篇产业政策分析解读,进一步拓展专题调研的广度与深度。

  三是科学编制目标,计划管理更趋合理。牵头制定每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顺利实施,科学开展委领导领衔指标考核、各镇、街道、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考核工作,设立重点考核指标预警,通过与其他辖市区、国家级开发区横向比较分析,发现新区弱项短板指标,促进指标年度目标的完成。认真开展经济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编印了《主要经济指标解释》、《镇江新区近五年经济发展情况简析》《国民经济发展报告》等汇编,及时印发给全区各部门和单位,供领导决策参考,系统全面的反映我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编制《镇江新区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汇编》,为招商引资提供详实的经济数据。

  四是扩大有效投资,激发经济增长活力。以“两机制一制度”的建立为抓手,有效整合督查机制,制定出台《镇江新区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入区项目进行准入调节,从而调优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构成配比,强化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分类服务协调,建立大项目动态督查机制。编制下达《全区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对亿元以上项目的投资推进建设进行定期督查通报。建立了重大项目按月调度、重大项目储备管理、委领导挂钩推进等制度,集中调度,专人跟进,对在手推进的重大项目进行动态管理。五年来累计形成投资237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新兴产业投资连续五年处于全市前列。

  五是转变工作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镇江新区重大项目招引考核办法》,将资金到位、项目按期建设、立项投资占比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推动产业“三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定重点建设园区“三集”考核指标及办法;产业转型实现快突破,五年累计实现新兴产业投资985.2亿元、销售3867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比2012年提高7.34个百分点。以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点为契机,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园区循环化改造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化工、造纸、光伏、静脉产业四大重点循环产业链雏形已现,19个国家重点循环化改造支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1亿元,形成中水回用约112万吨/年的能力,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约529/年,处理再生3万吨/年光伏砂浆(危险固废)等效果。

  六是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2015年起,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提速的工作意见(试行)》,实现简化项目建议书审批程序,合并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推行容缺受理、容缺评审,较之前流程审批时间减少一半以上。2015-2016年,共评审了62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可研、初步设计及概算,总投资9.4亿元。围绕升级国家级开发区,认真梳理项目审批权限和流程。加快在手项目报批进程,积极与上级审批部门协调,压缩报批时间;优化经济发展局分级审批制度,进一步扩大窗口和科室直接审批事项比例,实行项目立项阶段并联审批,针对重大项目,采取超常规措施,申请土地点供,及时协调完善开工前期手续,加速开工步伐,五年以来,共实现报省以上报批项目24个。

  

  

  

  

  

  

  

  

  

  

  附件3

  扬中市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委员会先进事迹

  

  近年来,扬中市发改经信委在省、镇江市发改委和扬中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补好短板增后劲,创新驱动促转型,改革攻坚增活力,改进作风塑形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连续3年在镇江发改和经信系统综合考评中均获一等奖,连续3年在扬中市机关部门绩效管理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2015年度获得特殊贡献奖。

  一、绿色能源岛品牌唱响全国。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编制了《扬中市创建全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实施方案(2015-2020)》、《扬中市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就近消纳模式。20161122日,成功获批创建全国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2016121日,高新区获得全国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有力地助推扬中市加快探索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模式。二是突出政策激励。2015年,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推进工业厂房、公共机构、居民三大领域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别给予0.1-0.3元/千瓦时补贴。2017年,制定出台《关于创建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意见》,提高政策激励标准,重点加大对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三是突出示范带动。实施金屋顶计划,累计装机容量134.6MW;居民屋顶安装超2000户,装机容量达7MW,居民户数在全省领先。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启动阳光公益项目,每年惠及百户贫困家庭,每年可增加稳定性收入4000元左右通威环太10MW渔光一体项目并网发电,扬中高新区全国增量配网试点项目实施启动,与协鑫共同推进绿电交易平台,建设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绿电交易中心,并在微电网、新能源就地消纳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四是突出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培育新能源技术、质量等综合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研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拥有全省首家光伏产业园、镇江首家新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 智能电气产业园创成省低碳发展示范园区,新坝镇获批全省首家低碳发展示范镇。大全、太阳等企业参与了全国行业标准制定,环太集团高效多晶硅片绿色制造系统成为镇江首家获得国家绿色制造专项扶持的企业。2016年,实现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150亿元,占全市工业开票销售比重超过30%

  二、产业三集发展镇江领跑。一是科学布局园区规划。严格按照五个明确(明确园区面积、明确四至边界、明确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确发展目标、明确推进机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编制了10个特色园区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确定了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出台产业三集发展意见,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成立三集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五长推进制、部门会办制、目标管理制,在镇江率先建立了项目预先评估和准入机制、重大项目领导挂钩、项目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和考核通报等制度,产业“三集”工作连续四年综合考评位居各辖市区之首。二是深化园区市场化运作。按照公司化管理、实体化经营、专业化服务、集约化发展总体要求,各园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园区市场化运作。采取管委会+总公司的模式、公司+管委会园中园公司制经营楼宇产业园模式,园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进优质企业90家,规模企业236家,吸引优质项目73个,创成国家级品牌5个,省级品牌28个,建成园区综合平台31个,大力推进了园区整体管理经营水平和综合实力发展。三是创新发展楼宇经济。主动应对土地减量化、产业转型的新要求,制定出台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建设楼宇产业园实施意见》,打破一企一地一企一院的供地方式。同步延伸配套政务服务,建立与产业共同成长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空间。累计盘活、新建楼宇产业园项目58个,面积100万平方米。

  三、产业发展实现高端集聚。一是精心谋划产业布局。强化规划引领,牵头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扬中行动计划》,制定完善了企业上市、楼宇经济、高比例新能源城市创建等实施意见。主动顺应互联网+”四新经济新趋势,强化新兴产业招引,提高招商选资的精准度。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岸线招商等,打造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建立产业基金,高效运作创新投资基金,加强对优质产业项目和新型产业的招引培育,推动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发展。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跨界融合,实现工程电气、新能源两大产业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广核、协鑫、金风等新能源企业开展产业间、企业间深度合作,开展节能、低碳、储能、智能等前沿技术及应用研究。推进军民融合,全市已形成船用变频器、逆变器、示波器、防水涂料、密封件等一批军民融合龙头产品,多家企业不同产品应用于军工领域,年销售超过10亿元。推进研发平台创建,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平台超60家。推进企业上市,累计挂牌企业达40家,实现股权融资21.551亿元。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功发行企业债券79.9亿元,通过国家发改委发行企业债券3支,城投20亿元水环境治理绿色专项债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发债数量位列全国县级城市前列。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出效率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气产业园、华电产业园、香江数字扬中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形成了一批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创新型增长点。2016年,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3.8%,高于规模工业3.6个百分点。四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态,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和结构优化,信息服务、制造业服务化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6年,我市新型消费发展迅猛,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持续升温,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增速高于制造业1.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46%

  四、暖企服务体现务实创新、高效便捷。一是提升履职担当能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每月一讲特色化,全员参与,覆盖党建理论,业务理论及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知识。每月一练系列化,组织中青年骨干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讨文章,转化为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建立传帮带制度,委领导分别与科室长、年轻同志结成对子,加强学习指导,加快成长步伐。二是打造个性服务品牌。开展了个性服务、政策直通主题活动,定期深入企业,建立完善双向清单,量身定制服务事项,落实专职推进人员,建立会商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累计走访企业500多家,召开各类协调推进会150多次,目前90%的服务事项已经办结。编发惠企政策包”3000多册,定期解读发布,扩大了企业知晓度和普惠面,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三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建立了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微信平台,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企业,打通了服务企业、联系基层的最后一米。平台注册企业达4000多家,访问量超10万次,办结企业诉求200余件,满意率达100%,已经成为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附件4

  赵顺群同志先进事迹

  

  赵顺群,男,19682月生,20113月起任丹阳市发改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先后分管经济运行、服务业、经贸流通、财政金融、企业上市、综合改革与企业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综合经济等工作。该同志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能够积极按照分工要求,潜心研究、主动作为、踏实谋事,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领导、服务对象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个人2016年度考核优秀,先后多次获得镇江市服务业工作先进个人、镇江市重大项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爱岗敬业,思想政治素质比较过硬。赵顺群同志为人随和低调、待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有责任心和大局观念,整体素质比较好;有强烈的事业心,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做事雷厉风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经常站在单位和全市大局的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能够按照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始终以“镇江第一、全省先进”的工作标准,认真地做好指标考核、项目推进、“三集”建设、企业培育、要素争取等工作;工作上勤勉敬业、踏实肯干,分管工作头绪多,经常是开会、出差、调研“连轴转”,但从无怨言,总能全身心地投入和思考;有较强的吃苦精神,遇有突击工作时,能够克服困难主动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如在房屋征收工作中,能够利用晚上时间带领科室同志多次上门做工作,并能够在节假日和晚上办公室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克服高温或寒冷加班工作,孩子没人照顾就带到征收现场或办公室

  二、勤思善学,经济发展视野比较开阔。赵顺群同志始终坚持以“学习型干部、研究型工作”为目标,潜心钻研经济发展工作,在产业规划、金融政策、企业发展等方面都有较深的思考与研究,在市委组织部从事干部培训工作时,曾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二代企业家培训工程,受到上级组织部门肯定;到发改经信委任职以来,能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分管金融和上市工作需求,利用业务时间学习并参加“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该同志一贯重视书本学习,工作以后获得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也注重向实践学,努力做到“学用相促”。一方面,在工作上能够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比较可行的政策措施,起草出台的《关于全力打造资本市场“丹阳板块”的若干政策意见》得到江苏省金融办肯定,被推荐给上交所研究人员参考;起草的《丹阳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被多个地方借鉴,受到专业人士认可;起草的《丹阳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我市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建议稿)》、《丹阳市困难企业处置情况进展汇报》、《丹阳市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培植地方税源有关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解决了发展中的政策瓶颈,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得到该市领导肯定;2016年作为江苏省发改系统唯一代表参加国家发改委融资政策江苏站巡讲,与国家发改委专家领导同台讲课,得到国家和省发改委领导肯定。另一方面,在工作之余,十分注重结合县域经济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智库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的特约研究员,发挥自身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撰写理论文章《以现代服务业推动江苏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宏观经济观察》刊载,并获2014年度省发改系统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执笔撰写《以深化改革推动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关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可行路径》等报告具有一定的政策前瞻性,在智库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发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他还多次受邀去外地、丹阳镇区进行授课和政策解读,面对企业家讲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资本运作等。

  三、创新进取,分管工作成效比较显著。赵顺群同志工作思路清晰,做事积极主动,干事谋发展的动力比较足,遇到实际问题时点子办法比较多,近年来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在项目引领方面,能够每年突出抓好列入省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服务业项目,重点关注列入镇江市级和丹阳市级的重点服务业项目,全力推进在谈项目和前期项目进度,并做好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力促项目快落地、早开工、早完工、早达产;在产业集聚方面,能够做好服务业“三集”园区市场化运作、重大项目推进、平台建设、园区招商等方面工作,加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监测和监控,实现每周情况上报督查制度,确保年度各项指标和各项重点任务完成;在企业培育方面,能够动员企业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积极推动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2016丹阳眼镜城获全省首批、镇江唯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全省20家)、飓风物流获全省首批、镇江唯一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全省24家),鱼跃医疗获镇江市唯一的“省工业设计奖”金奖,同时,丹阳还有2家企业获得省经信委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镇江2家)、4家企业获评省工业设计中心(镇江7家);在财金工作方面,2012年底分管企业债券发行之后,面对丹阳只发行6亿元城投债和8亿元飞达债的情况,能够主动对接政府平台公司,帮助制定发债方案,积极向上协调争取,4年时间共发行总额达71亿元的6只企业债券,2016成功拿到国家发改委3亿美元境外债批文并在海外发行成功,2014年丹阳开发区被省发改委认定为江苏省创业投资集聚示范区;在综合改革方面,能够积极推动企业“二次改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制定的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切合实际,操作性较强,得到单位主要领导和市领导肯定;在企业上市方面,能够为重点企业介绍中介机构,助力一家企业成功上市,并在面上推进企业资本运作,2016年初分管上市工作后,新增主板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新增直接融资72.22亿元,其中2016年新增直接融资52.09亿元,累计直接融资140.34亿元。

  四、严以律已,廉洁自律意识比较牢固。赵顺群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能够把“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作为行动准则,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欲,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慎处“交友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对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讲原则讲底线讲规矩;工作执行力较强,能够贯彻上级发改部门、市委市政府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要求,自觉做好分管工作,不推诿敢担责;能够准确角色定位,尊重维护单位主要领导,真诚相待班子成员,关心关爱下属人员,在生活上解决困难,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不搞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在工作协调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单位多沟通多交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赢得他们对发改系统的认可、对本人的肯定;对待企业能够突出服务理念,切实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亲清”关系要求,既努力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又在其他方面与企业保持距离,不搞勾肩搭背、拉拉扯扯。

  

  

  

  

  

  

  

  

  

  

  

  附件5

  黄永川同志先进事迹

  

  黄永川同志,男,汉族,54岁,经济师。现任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发改经信委规划发展科科长。任职以来,该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绩效考核等诸方面,出色地各项任务,为润州区的发展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1982年参加工作的他,在发展规划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一名工作多面手。因工作业绩突出,于2014年被评为年度优秀等级,2016年被评为镇江绩效管理先进个人。

  一、开拓进取、刻苦钻研该同志学习能力强,一是能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能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锻炼,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三是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法规、产业导向,研究分析经济形势,为发展改革部门当好党委、政府两个参谋部当好先锋。

  二、甘于奉献,忘我工作。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三十多年工作期间,都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并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各项任务。编制五年规划和各年度计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是党和政府组织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龙头,至关重要,发改委承担着这一重要职责。他牵头起草了镇江市润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三五”规划,为润州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提出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在产业规划、功能布局、关键路径等方面加强前瞻性研究,用心当好“发展向导”。如“十五”规划提出的“三产强区”战略就为润州区成功由郊区转型为主城区提供了战略指导,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九五”初的51%上升到现在的63%

  2003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三沿”发展战略,牵头起草了《润州区沿江产业带发展规划》,抢抓润州区域为沿江地区优势的机遇,结合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加快临江基础产业、工业园区建设、深水港口开发和现代物流业建设。将一片荒草滩涂发展成今天的国家级高新区奠定基础。

  三、创新思路、业绩突出。该同志在几十年工作中,能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注重区情分析,每年10月份就开始为来年的计划安排谋篇布局,在分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建设性地提出来年发展计划、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每年提交区委、区政府、区人代会讨论通过并实施,完成了每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汇报。二是搞好各类调研,为上级提供制定政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历年来,他主动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先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城市型转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供给改革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出专题调研报告30余篇,其中成为区级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10篇以上。

  经济运行分析是发改委的重要职责,为上级领导经济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他及时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监测、预测和分析,按要求撰写出润州区每年季度及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适时向上级提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中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发挥出发改委作为上级参谋部、信息部、协调部的重要作用。

  四、作风严谨,清正廉洁。该同志作风优良,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关心职工,团结同志,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绩效考核工作是地区工作的指挥棒,该同志在对辖区街道、机关部门考核工作从头把关,起草双百分考核、对标找差考核、苏南现代化考核和现在实施的绩效考核等多种考核考核方法,有效地引导了当时、当地的重点工作,为润州区在镇江市的考核中名列前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落实地方重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附件6

  王芸同志先进事迹

  

  该同志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镇江新区发改条口的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和经发局工作,2013-2014年期间在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挂职锻炼,20149月、201611月分别在北京大学服务业研修班、同济大学服务业人才培训班进修学习。该同志平时作风端正、思想进步、工作踏实勤恳,能够围绕开发区的发展大局积极主动的挑担子、背压力。因此,在省市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局的共同努力和该同志的带头示范下,过去五年主要取得了以下实绩:

  一是新区物流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港口综合物流园的培育与申报。一批国内领军品牌的物流企业如宝湾、中远物流、招商物流落户新区,并自带了一批高端客户群,发展迅速;一批本土企业成长迅速,并各具自身特点,如发展总部型的十野物流、甩挂的兴港物流、祥顺物流等,这批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都达到了5000万元以上,成长潜力巨大;同时,推动港口综合物流园成功申报成为省级示范园区。获得省级规划奖励资金100万元,扶持政策若干。帮助招商局物流、南山集团宝湾物流、江苏省汇鸿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落户园区,并获得国开行低息贷款8亿元,各类补贴资金300万元以上。

  二是牵头草拟了一批政策文件。该名同志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及行业发展情况,熟悉国家省市的各类产业政策文件,出台了镇江新区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港产城融合发展等一批区域性发展纲要文件,每年牵头产业调研,在《群众》、《江苏开发区》、《新华日报》等省级核心期刊及市区两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三是积极做好金融对产业的支撑工作。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截止目前,2017年新区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1家。至此新区已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充实完善上市企业后备数据库,目前拟主板上市7家,新三板已上报材料2家、股改推进中3家,意向企业12家。帮助企业化解债务链、降低杠杆率。20173月召开全区政、银、企对接大会,全区共11家驻区银行和100家企业参加,共签订信贷合作协议77亿元。20175月建立新区“双创贷”风险基金,同时积极利用苏科贷等金融产品,通过政、银、担、企四方合作,共担风险,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重点支持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与本土草根创业企业。大力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加快发展产业基金。2017年新区新增镇江中滇明道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镇江杭溪投资中心等私募基金注册15只,合计出资额15亿元。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20175月金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6300万元增资到19.8亿元;同时我区新增中福融资租赁(镇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亿美元,国丰融资租赁(镇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4000万美元,精明国际融资租赁(江苏)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50万美元,大大增强了我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

  四是参与发行新区首次企业债。参与发债全过程,起草所有政府及发改系统的对上行文。该企业债发行规模14亿元,5年期债券,利率为7%,运作时间半年,规模、利率和时间都为同期债券中业绩领先者。

  今年以来,由于新区的机构调整,该名同志从服务业办调整到经济发展局工作,先后在规划投资科、金融产业发展科任职科长。在规划投资科时期,出台了新区的《加快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调整到金融产业发展科以后,主要在以下方面努力做出了一些亮点:

  1、积极做好低碳发展工作。牵头关停东联化工,配合省、市多次对已查处地条钢违法生产企业进行实地督查,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地条钢回头看”专项督查行动;持续推进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制定了2017年镇江新区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将11万吨的减煤任务分解到各园区板块、重点企业,参与热电联产规划的重新修编,并积极推进新能源微网建设。牵头组织了2017年国际低碳(镇江)大会镇江新区路演分会场活动,邀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低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发表了很多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演说,并签约了累计总额超过120亿元的一批项目。

  2、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产能力度,实施10个去产能项目,严把环保、安全、能耗等准入关;加大商品房去化力度,确保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稳控在13个月以内;多措并举降成本,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要素成本和各类交易成本,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20亿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补短工作。

  3、积极做好蒸汽保供工作。根据省政府、省能源相关政策要求,今年91日起,国电谏壁发电厂89103台机组关停。为做好蒸汽保供工作,机组关停前,该同志作为具体科室负责人,对今年下半年到2019年的新增用气需求、企业自备锅炉情况、供热管网的负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在厘清家底的情况下,积极与谏壁发电厂和大港热电厂对接,提出了新区的保供方案以及极端工况下的应急预案。机组关停以来,新区蒸汽保供工作正常开展,企业运营未受影响。 

  调整岗位的半年以来,该名同志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学习,加强调研,尽快的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她能一如既往的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打印本页】  【加入收藏】  【关  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